每個孩子都是寶貝,我們期許孩子能健康長大、安心學習
邀您一起守護這群偏鄉的孩子們
台東縣偏鄉部落約85%家境貧困三餐不繼,沒有正常工作及生活;有一群被遺忘的孩子、老人及無助的單親家庭,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在沒有家庭關懷的環境中成長,無法正常上學,需要幫忙祖父母工作;導至基礎教育不足,如: 國中生還不會注音,甚至不識字,不會寫字;家庭教育不健全、也使行為產生偏差、缺乏自信心,學習態度消極、家中無法輔導孩子功課;假日及放學後經常沒飯吃。我們十分心疼這些孩子總是挨餓、受凍、也沒有好的學習環境,而孩子的未來需要培養;我們除了教好孩子們的功課,更不放棄,給這孩子們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,並成為孩子們第二個溫暖的家。
誰願意自己家的孩子有這些問題
生存於此窮山惡水、交通不便偏鄉,孩子除了身體還算健康外;其家庭、生活、就學、人際關係、行為、觀念、課業等均存在許多問題概述如后!(同年齡的孩子要比城市中的孩子各方面程度都要慢4-6年)
目的
邀您一起守護這群偏鄉的孩子們
台東縣偏鄉部落約85%家境貧困三餐不繼,沒有正常工作及生活;有一群被遺忘的孩子、老人及無助的單親家庭,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在沒有家庭關懷的環境中成長,無法正常上學,需要幫忙祖父母工作;導至基礎教育不足,如: 國中生還不會注音,甚至不識字,不會寫字;家庭教育不健全、也使行為產生偏差、缺乏自信心,學習態度消極、家中無法輔導孩子功課;假日及放學後經常沒飯吃。我們十分心疼這些孩子總是挨餓、受凍、也沒有好的學習環境,而孩子的未來需要培養;我們除了教好孩子們的功課,更不放棄,給這孩子們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,並成為孩子們第二個溫暖的家。
誰願意自己家的孩子有這些問題
生存於此窮山惡水、交通不便偏鄉,孩子除了身體還算健康外;其家庭、生活、就學、人際關係、行為、觀念、課業等均存在許多問題概述如后!(同年齡的孩子要比城市中的孩子各方面程度都要慢4-6年)
- 「部份很多孩子無法正常上學」
- 「孩子經常需替代不在家的父母,幫助年邁祖父母工作」
- 「基礎教育不足,如: 國中生還不會ㄅㄆㄇㄈ,甚至不識字,不會寫字;數學只會加減不會乘除;簡單日記不會寫;看不懂報紙;前加強中已有進步…」
- 「家庭功能不健全、行為偏差、沒有歸屬感及向心力、疏離感頗重、家中無溫習課業之適當場所、無人輔導其功課;放學後沒飯吃;經常四處遊蕩」
- 「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-目前已有部份改善中…」
- 「對未來不抱希望,因為不知道未來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?」
- 「生活及學習態度消極-目前已有部份改善中…」
目的
- 補助所得之款項主要用於本會莿桐書屋師資及孩子們的餐費,讓孩子們能無後顧之憂能安心唸書。
- 每個家庭的孩子,依據不同的城鄉環境差異,家庭經濟背景等的滋養,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有著不一樣的發展,本會的服務精神是看重每一個人的獨特生命價值,因此希望家長、學校和社會大眾都能了解到:每個兒童都應有被認同、被肯定的權利,並因此得以發展正向的人格與積極的人生觀。
- 除了照顧偏鄉學童外,我們也關切孩子們的家庭狀況,經常性的家訪是書屋的例行工作之一,因富山村的原住居民幾乎95%的家庭,都是低收、隔代教養、獨居老人,都是收入不多的家庭及無家庭功能的,又如何教養那麼小的孩子,但此非本會能夠獨立完成的,因此,需要社會大眾的關切及協助。
- 課輔班目前著重學童對母語及文化品格教育,就是希望能傳承傳統文化,傳統文化已經讓原住民在台灣經歷大自然嚴酷考驗而生存數萬年,所以非常有傳承之價值;傳統文化面對現有文明之衝擊及百餘年外來統治階層的漠視或摧毀,雖岌岌可危但扔存活每位原住民骨子裡,如何將傳統文化喚醒及融入現有文明,是本會對學童執行課輔教育的重點。